某省气象数据中心引入CodeSec代码审核平台,筑牢智慧气象安全防线

2025-02-14 17:11

某省气象数据中心是全省气象数据采集、处理、存储与服务的核心枢纽,承担着气象观测、数值预报、灾害预警等关键任务。近年来,随着“智慧气象”建设的深入推进,该中心全面升级数字化能力,构建基于云计算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气象业务平台,实现了海量数据的实时分析与智能应用。

气象业务数字化加速,代码安全挑战重重

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,气象业务平台已成为该中心高效运行的重要支撑,而平台由第三方开发部署,其代码质量与安全性直接影响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可信度。面对此情况,该中心主要面临以下痛点与挑战:

挑战一:多语言代码审核难,漏洞隐蔽性高。平台系统需整合卫星遥感、地面观测、数值模型等多源数据,开发过程中涉及Python、Java、C++等多种编程语言。传统人工审计无法高效覆盖异构代码中的逻辑漏洞与安全隐患,易导致问题代码流入生产环境。

挑战二统迭代频繁,安全管控滞后。气象预警业务需分钟级响应数据变化,第三方开发商高频更新代码以优化功能。但代码交付后,数据中心缺乏自动化检测手段,难以及时发现新引入的安全漏洞,修复周期长,威胁业务连续性。

挑战三气象数据敏感,合规风险突出。气象数据涉及国家安全与公共安全,需严格满足《网络安全法》《数据安全法》等法规要求。第三方代码中若存在未加密传输、权限控制缺陷或敏感数据存储不合规等问题,可能引发数据泄露风险与法律追责。

CodeSec赋能代码安全,护航智慧气象建设

针对平台部署中暴露的安全短板与合规风险,该气象数据中心需要引入一套贯穿交付全流程的代码安全治理方案。为此,该中心引入开源网安CodeSec代码审核平台,构建“交付前安全准入”机制,实现风险前置化管控。

1、多语言深度扫描,解决异构代码检测困局。CodeSec支持30余种编程语言的自动化静态分析,可精准识别第三方代码中的SQL注入、缓冲区溢出等漏洞,覆盖跨语言交互场景,从源头拦截问题代码。

2、无缝对接交付流程,实现安全左移。平台嵌入第三方开发商的代码交付链路,在系统部署前自动触发全量扫描,生成可视化报告并定位漏洞位置。数据中心可要求开发商基于报告即时修复,确保“安全验收”与“功能验收”同步完成,避免产生事后整改成本。

3、合规基线自动校验,规避法律风险。CodeSec可自定义配置气象数据安全规范与合规基线,自动校验第三方代码中的敏感数据传输加密、访问控制等关键项,助力数据中心守住合规红线。

通过部署CodeSec,该省气象数据中心建立了平台代码安全准入标准,同时将安全管控节点从“部署后”提前至“交付前”,显著缩短风险处置周期。不仅保障了气象预警服务的实时性与准确性,更提升了软件供应链安全能力,为全省防灾减灾和公共安全筑牢技术防线。

未来,开源网安将持续深化与该气象数据中心的合作,探索软件供应链安全与气象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,助力打造“安全可信、敏捷高效”的智慧气象服务体系,为数字政府与关键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可复制的安全实践样板。